10家企业与11个参赛作品
达成产业化意向
参赛者介绍作品
评审会现场
参赛作品展示
本报讯(融媒记者 程明星) 近日,第19届中国五金产品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工业设计大赛”)终评评审会在永康圆满结束。本次大赛由永康市人民政府主办,市科技局、浙江永康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由11位来自知名院校、企业、设计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及6家协办企业代表共同组成的终评评审委员会,对入围决赛的80件作品进行多轮评审和精彩点评。
据介绍,本届工业设计大赛以“智汇五金 新动永康”为主题,包含产品类金星奖和创意类分项赛,奖金总额高达363万元,其中金星奖260万元。本届大赛共征集到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140余家高校机构的3585件参赛作品。
新材料+数字化
推动我市五金产业强链补链
记者看到,评审会现场依次摆放着入围金星奖终评的15件参赛作品简介。搭载VR眼镜和借助表面肌电型号与重力补偿,从而实现人机交互、康复模式的家用式多模态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解放人力,通过智能校准配合伺服电机的无极变速模块等提高生产效率的盘头智能穿轴机;集户外电源供电、低速行驶、电动助力拖行、快速折叠、变换沙发形态的多功能休闲电动露营推车……评委们认真聆听参赛选手介绍作品的新颖创意、精巧设计和产业化方向,予以评分,参会企业则纷纷结合自身需求,投来期许的目光。
“那款电热水器,我很感兴趣。”路演答辩上,一款由自由设计师设计的“Fresh—Water速热活水智控电热水器”,瞬间吸引了永康鲁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鲁尔公司”)相关负责人的注意。据相关设计师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电热水器存在水质不新鲜、占用空间大、用电成本高等问题。该设计采用相变材料作为热电池,在谷电时高效储能,峰电时持续释放,以低成本实现直通新鲜热水,既降低了用热成本,又减少了碳排放。
“相较于传统热水器,该产品属于热水器品类中能体现‘小巧’的细分品类。在全球拥抱绿电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欧洲家庭去天然气转向电气化,这款即热式活水电热水器是未来热水器产品的发展趋势。该设计落地后,可以灵活适应不同消费群体对外观和多功能的需求,或将拥有不可小觑的市场热点。我们对它很有信心。”鲁尔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作为我市招大引强企业,鲁尔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以“新材料+数字化”不断实现行业突破。若该设计作品实现产业化落地,将有力推动我市新材料产业的强链补链。
大赛含“科”量高
得到专家学者肯定
首次受邀担任评委的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霍春晓在点评了多款参赛作品后,发出由衷感叹:“我一直关注着永康的工业设计大赛,不得不说,大赛含‘科’量越来越高!”霍春晓认为,未来的设计理念更趋向于科技、绿色,值得永康企业和参赛设计师的重视。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何人可认为:“整个赛事的组织运作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国际化。特别是产品类金星奖的作品,每件都有非常不错的创意,值得有意向的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经过激烈角逐,本届工业设计大赛共评选出金星奖金奖1名、银奖2名、优秀奖5名,以及创意类最高奖金点奖1名,6条创意赛道各有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秀奖5名。活动现场,10家企业与11个参赛作品达成产业化意向。
工业设计是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举办大赛是永康重视工业设计的生动缩影。19届大赛、19年沉淀,大赛办赛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扩大,作品质量逐年攀高,设计作品变身“爆款”产品的现象与日俱增。如今,工业设计不仅助推永康工业从“加工制造”向“设计创造”转变,更像是一个创新因子,融入产业发展,引领城市未来。
“成果转化是大赛最重要的核心价值,我们将继续秉承‘设计驱动五金未来’的办赛理念,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助力永康产业创新发展。”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以赛事平台为依托,大力打造工业设计发展新生态,加快推进企业、市场、人才、品牌等要素汇聚永康,持续增强工业设计创新能力,为五金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摘自 永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