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我市全链条法律服务护航五金产业发展
优环境 话营商
本报讯 “感谢司法部门帮我们化解了一起劳动纠纷,给我们普及了法律知识,提高了我们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这对企业发展有很大帮助。”日前,我市某塑料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某某感激地说。
不久前,该公司一名员工李某某劳动合同到期后,因个人原因不想续签并提交了离职申请,双方在离职工资和竞业限制等方面未能协商一致。于是,李某某撤回离职申请并表示不愿意续约。
于是,该公司负责人向园区法律顾问邵燕寻求帮助。邵燕仔细分析了此次纠纷,在法律框架内引导企业与员工就离职条件进行协商。最终,该劳动纠纷和平化解,双方都表示满意。
“帮助企业‘防未病’‘治已病’,规避法律风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局扎实开展涉企法律援助,双向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护航五金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司法局、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开展根治欠薪和助企“开门红”专项行动,向企业普及劳动用工、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法律知识;组建10支法律服务队,构建“五金产业链+法律服务”新机制,为五金企业“引进来”和优质项目“走出去”提供合同审核、国际经贸法律咨询等专业化合规服务,有效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今年以来,法律服务队走访企业1638家,开展法治宣传54场。
为进一步优化法律服务,提升服务时效,我市开通了农民工绿色通道,推出容缺受理、市域通办、免予经济困难审查等便民举措,全面落实“三减”服务,将案件办理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打造行政机关先行处置、法律援助及时介入、法院和仲裁院“快立、快裁、快审、快执”的农民工劳动争议化解联动工作模式,确保农民工及时兑现胜诉权益。今年以来,我市共办理劳动争议案件244件,帮助追讨欠薪657万元。
与此同时,我市探索双向互动的“援调对接”工作模式,依托338家规上企业社会治理微中心建立“法治驿站”,实现劳动纠纷在“家门口”“厂门口”解决;加强案件承办质量管理,实行受援人跟踪回访制度,实现群体性讨薪案件专人全程跟踪、全部听庭;组建劳动争议案件质量评估专家组,实行业务骨干初审和专家评估“双把关”机制。今年以来,全市共评估案件536件,优秀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摘自 永康日报 记者 胡美樱子)